我们不使用赤道仪,只用脚架进行固定拍摄时,因为地球自转的原因,曝光时间过久,星星长时曝光会产生拉线,变成星轨,因此我们只能控制曝光时间,调整光圈和ISO来获得正确曝光的图像,但是在环境比较好的地方,曝光量需要设置的比较高,曝光时间和光圈固定的情况下,只能调高ISO进行拍摄,高ISO带来的噪点会让画质劣化。
赤道仪的作用就是产生抵消地球自转的转动,从而使相机相对于星体运转同步,这样可以增加曝光时间,使用更低的ISO,以达到更好的画质,而不至于产生星星拉线(星轨)。一般用赤道仪拍摄星野的方法有2种,使用1x速跟踪拍摄和1/2速跟踪拍摄,具体方法单独再来介绍。
本人一直使用艾顿的SkyTracker进行星野拍摄,易用性便携性都不错,粗对极轴,50mm跟踪5分钟,广角10分钟以上没问题的,新款再此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进:
1、轻量化,整体比老款轻了200g左右,便携性进一步提高
2、体积,其实体积上并没有太大变化,只是形状上的改变。
3、极轴镜下移,改善了对相机取景的干扰
4、增加了太阳速,月亮速,这样你可以用它搭载镜头或望远镜对月亮或太阳进行跟踪拍摄/目视
5、底座改进,为分离式,易用性增强
6、法兰盘微动功能,这个非常实用,可以修正跟踪一段时间后的相机位移而不用重新设置球台
7、内置锂电,5V供电/充电 这就很方便了,充电宝可以作为电源
8、精度有小幅度提升。
当然也有其他厂商的星野赤道仪,同样是不错的选择,由于本人没有一一使用,这里就不多做介绍